今年9月中下旬以来,国内水泥价格持续上涨明显。部分水泥企业在价格持续上涨之后,非常纠结于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问题,其实水泥涨价之后,企业销量是肯定要下降的,市场占有率缩小也是正常的。
1、区域内水泥价格上调之后,区域外水泥自然会流入,从而抢占区域内企业原本的市场份额;
2、价格低的时候,区域内小线企业由于成本高,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价格持续上涨后,小线企业有利可图,开始投入生产,争夺市场。
3、水泥价格持续上涨之后,社会粉磨站也会趁机利用前期囤积的低价熟料释放大量水泥产能。
4、区域内部分企业为了多生产水泥,多销售“高价”水泥,可能加大混合材的用量,变相增加水泥产量,导致供应增加。
基于上述四个原因,水泥涨价之后,企业销量下降是肯定的,企业在涨价以后,如果还想稳住销量,稳住市场占有率,那只能是“一厢情愿”。
同样,从上述四个原因出发,要实现区域内水泥价格的回复,需要针对性的解决上述问题。
1、针对外部水泥的流入,采取“胡萝卜+大棒”的方式。要有度量,适当让出部分市场,让外来水泥适可而止;外部依旧继续冲击的情况下,利用低价水泥反冲击对方市场。
2、限制区域内小线产能发挥,能够使用成本价供应熟料的方式缓解,或者允许部分小线企业适当“占便宜”。
3、社会粉磨站企业的关键是熟料,在区域价格有预期回复前,要提前限制熟料外卖,暂停对社会粉磨站的熟料供应。
4、区域内企业加强自律,不能自挖墙角,自觉杜绝利用多掺混合材增加水泥产量等“小把戏”。
在当下的行业环境下,企业也不要想着在不损失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实现价格的企稳回升,企业要对涨价后的结果有预期。该让的让,该反击的反击,该掀桌子的时候掀桌子。
上一篇: 通化产出的这些“小”粉末都能用来干些啥?
下一篇: 900933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