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banner

把握行业新机遇 擘画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4-06-12  作者: 华体会足彩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建材机械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步入高水平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全面掌握我国建材机械行业发展状况,研究制定《建材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促进建材机械行业“十四五”提质升级、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于3月15日至20日在江苏省部分市建材机械重点企业组织专题调研。

  牢牢把握建材机械行业新机遇,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本次调研涉及水泥机械、水泥制品机械、非金属矿机械、防水机械、砂石机械和环保机械等专业领域,由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玉敏带队,协会行业部主任东朝莉联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富丽、工程师赵静、工业控制与智能装备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丁磊组成调研组,深入江苏苏州、镇江、扬州、泰州、海安、盐城等市重点建材机械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了解真实的情况,调查研究当前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体问题、“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十四五”发展重点、有关政策建议等,为科学编制规划,助推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依据。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2020年,建材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呈现由一下子就下降、到较快恢复至缓中趋稳发展的走势特点,全年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建材机械各领域产品产量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苏州科星混凝土水泥制品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科星)董事长褚建中在调研座谈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苏州科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发展势态良好。“然而,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装备行业长期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研究开发意识薄弱、对上游工艺缺乏了解、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行业整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江苏海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海建)总经理周斌也在调研中表示,产品价格低,与钢材等原材料上涨不同步,同行业之间的无序、恶意、低价竞争是掣肘公司发展的难点所在。“此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处于过渡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积极性。希望建材机械行业能在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的不只江苏海建和苏州科星,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除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装备行业外,水泥机械、非金属矿机械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同行低价恶性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和“用工难”等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对这些在行业中长期存在的棘手难题,王玉敏强调,传统建材机械自动化水平提升是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希望相关企业通过加大在技术改造升级方面的投入,逐步优化工艺并提升加工能力。尤其要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的新趋势,通过“软件”的开发为“硬件”赋能,有效提升传统机械产品的附加值。“十四五”期间,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将积极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采取多种形式为产品提升提供行业智库;持续进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逐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和企业行为,维护公平竞争。

  在调研中,记者了解到江苏汤辰机械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转型,营业范围从管桩设备和模具拓展至电杆、管道等混凝土制品的所有的领域,同时开启了在PC构件、枕轨等新领域的研究;江苏华光双顺集团在产业链延伸上集中发力,在工程、物流等下游领域表现突出;江苏科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从建材领域拓展到钢铁、化工、电力、垃圾及生物质发电等行业烟气除尘除灰、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服务,同时还进一步把业务拓展到工程设计、项目运营、工程总承包和第三方运维等相关服务。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在发挥自身核心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新领域、优化产品结构,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国内建材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相关建材机械企业向冶金、有色、化工、矿山等领域拓展成为了一大课题。在世界领先的回转窑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飞集团),记者看到,该公司在“十三五”期间不仅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层次地融合,也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据鹏飞集团董事长王家安介绍:“我们目前已把水泥窑创新应用到镍业、锂业、煤化工、固废协同处置等冶金、环保行业,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科技进步奖7项。”

  王玉敏在调研中对鹏飞集团多元发展的成果表示肯定。她表示,在发挥传统的水泥机械产品的优点的同时,鹏飞集团积极把业务拓展和延伸到冶金、环保等领域,具有学习、借鉴和在行业中推广的价值。该公司还充分的利用“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广阔市场,创新水平高、转型速度快、示范引领强。建材机械企业要以自身技术或产品作依托,在精耕细作优势领域的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尤其是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同时,加快前瞻性市场调查与研究,主动与有关科研院所、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进行深层次研发和拓展。

  “十四五”是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的第一个5年。绿色低碳一直是建材行业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相关装备的创新和升级将必然的联系到建材行业碳减排和能效水平的提升。

  随着近年来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力度慢慢地加强,作为水泥生产中主要耗能环节之一的粉磨系统节能非常关注。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粉磨电耗达到整个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电耗的70%左右,节能潜力非常可观。“国内粉磨设备和制造工艺与国外相比实际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差距,部分产品甚至已经引领领先水平,但是粉磨能耗依旧偏高,最终的原因在于粉磨工艺系统不平衡,不可以真正实现系统的优化。”江苏吉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顺明自豪地表示,“我们的闭路终粉磨工艺采用内循环系统,集粉磨、分选、收集功能于一体,排放点少且密封性能好。这种系统磨粉效率高,运行阻力小,能节省40%至50%的能耗。”

  生产工艺升级换代是企业取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调研中,记者还看到扬州市华光双瑞实业有限公司的径向挤压工艺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浆,基本做到了绿色环保;江苏海恒建材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超长超大直径的模具生产的基本工艺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原材料。建材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为相关机械装备公司可以提供了发展趋势和机遇。

  调研结束后,王玉敏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随着行业用户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在环保达标、减人增效等方面创新发展、升级换代,敦促着建材机械产品向绿色、智能、高端方向升级迭代,这也是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将继续深入会员企业,做好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行业调研,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引导建材机械行业朝集成化、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积极做出响应“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建材行业发展新目标,在推进建材机械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同时,为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