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万物复苏,大龙开发区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之景。开发区锚定目标不松劲,坚定不移抓发展,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进姿态,迅速收心归位、强化工作部署、助力复工复产,积极投身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全力以赴推动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为2025年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起好步、打好底、开好局。
在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部署会暨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推进会上,开发区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开启新一年的工作。全区上下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水平发展的第一个任务,共同凝聚起大抓工业的共识,形成齐心协力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生动局面和良好氛围。
2月6日,新春上班第二天,铜仁市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大龙举行,其中大龙开发区中伟循环2万吨/年镍绿色智能精炼项目、红星锰业5000吨年高端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项目和大龙开发区北部片区供水等项目参与集中开工。
此次集中开工代表项目中伟循环镍金属绿色智能精炼项目,由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15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绿色低碳镍精炼工艺,建设镍精炼车间、仓库及相关配套设施,计划于2026年1月全面建成投产,将形成年产2万吨镍精炼产能,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年缴纳税收1亿元以上,解决100余人就业。将进一步壮大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推动经济总量大幅度的提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园区贵州大龙年产20GWH钠电池电芯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广东嘉尚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红星电子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达效。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推进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强劲支撑。作为铜仁工业的主战场、主阵地,大龙开发区从始至终坚持“尽力扶持大项目,精力倾斜大项目,全力服务大项目”,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跟踪调度,逐一把脉问诊,集中突破制约问题,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2024年,大龙开发区新引进招商项目12个,签约资金14.41亿元,实现到位资金30.06亿元,成功引进贵州大龙磨粉造粒生产线建设项目、贵州大龙锂电池废料综合利用产线提质改扩建项目、贵州大龙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项目和贵州大龙年产0.4GWh钠电池电芯项目等。
2024年,在园区企业当中,中伟股份一路高歌猛进,凯金、百思特、嘉尚等企业快马加鞭,产能产值均得到充分释放,有了大面积上涨。截至2025年2月9日,大龙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许多企业因生产任务繁重,春节期间未停工。
近日,走进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物料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在各自岗位上有序忙碌,一派开足马力忙生产、增产能的繁忙景象。春节期间该公司生产不停工、不停产,全力备战2025年“开门红”。
“公司从年前就做好了开工准备,从生产、技术、原材料和员工招聘都做了统筹安排。”贵州凯金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春说,“为了持续推进公司一体化生产线建设,今年我们陆续招工300多人,采取一边进行上岗培训,一边保障产线运转,确保如期交付生产订单。目前公司正处于‘爬产’阶段,预计在3月份能达到满产状态。”
2024年,凯金新能源完成了一体化全工序段建设,各条生产线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产能达70%,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一体化生产,产品向客户大批量交付,完成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46%。
“新的一年,公司将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释放产能,逐步的提升市场占有率,力争2025年完成产值25亿元以上。”王世春满怀信心地说。
企业稳定发展背后,是开发区深厚的产业基础,托起了不断涌动的澎湃活力。2月11日,记者从华电大龙分公司获悉,该公司单日最高发电量达990万千瓦时,2025年1月发电量2.51亿千瓦时,春节期间发电量0.49亿千瓦时,蒸汽量1.63万吨,实现首月发电量“开门红”。
华电大龙分公司是贵州省东部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点,也是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企业重要的热蒸汽供应点。目前已成为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华电大龙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产业现在已经成为开发区五大产业之一。
“截至目前,公司已安全生产超过6700天,2024年公司全年发电量达到30.58亿千瓦时,全年供热量达到183.63万吉焦。2025年一季度,预计可完成发电量8亿千瓦时,供热量52.5万吉焦,将稳定供应园区8家新能源材料企业。”华电大龙分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志忠介绍道。
工业是开发区发展之基,一直来,开发区以链式思维,厚植产业集群优势,聚焦新型功能材料主导产业发力,提升发展“1+4”特色产业体系,形成“链长+链主”高效协同推进机制,力争2025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亿元以上。
为确保企业开好局、起好步,2月12日,市政协副主席、玉屏县委书记、大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启明到辖区调研“5+3”重点项目建设及复工复产工作。春节后,开发区各部门、各单位聚焦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主动作为,积极访企问需,送岗送策上门,为企业解难题、强信心,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近期,园区大龙汇成新材料企业遇到资金问题,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大龙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深入企业了解运营实际及融资需求后,会同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根据公司发明专利情况,拟定融资方案,成功帮企业申请了1.08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是全市首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单笔突破一亿元。
“过程非常顺利,有效解决了我们融资的问题,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企业相关负责人伸出大拇指说道。
节后上班第二天,开发区走访企业暖心送上新春问候、耐心答疑解惑、悉心提供帮办指导……全员奔跑在服务企业一线,让落地项目快速投产达效,让落户企业安心发展。
“项目从签约到落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政府的推进效率和贴心服务。开工前因为项目审批的事,我们忙得焦头烂额,直到开发区有关部门为我们送来流程图,要点明确、内容详细,我们按图索骥办理业务,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2个月,远超于预期。因生产原料的问题,企业环评手续一直没能办理下来,开发区领导多次上门蹲点现场办公,并指派的干部和办事员全面跟进手续进展情况,围绕办理手续存在难点,及时协调各方力量帮我们解决。”在2月6日全市观摩会上,杨志明的一席话道出了开发区落户企业深耕大龙的原因。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开发区坚持“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领导、部门包保、精准服务公司制作经营、项目推进、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四包四保”客户服务机制,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审批环节多、职责不明晰、涉税业务复杂等难题,联合税务、招商、经发等部门共同绘制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及相关税费流程图”,并逐一列明业务办理要点,新材料企业项目一旦立项,即可按图逐项逐环办理,企业不需再为项目审批多头跑、盲目跑。
新的一年,大龙开发区将继续领跑之势,以争的意识、拼的状态、实的作风,在产业规模、科学技术创新、园区建设、总实力硬件上持续发力加速,进一步释放项目存量、做优招商增量、提升产业质量、做大工业总量,全力以赴实现年度新目标,奋力开创大龙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张立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